凤凰湟盘网免费收录优秀网站,为了共同发展免费收录需做上本站友情链接,风暴分类目录网的编辑 人员才会审核收录,不做链接提交一律不审核,为了避免浪费时间:收录必看!!!
  • 收录网站:31
  • 快审网站:10
  • 待审网站:0
  • 文章:25860
当前位置:主页 > 新闻资讯 > 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发布日期:2021-06-19 23:42:01 浏览:

本文是北京工友之家《年打工文化艺术博物馆通讯》的前言,现全文发表在这里。 吕途先生写过《中国新工人:迷失与崛起》、《中国新工人:文化与命运》等作品,其最新作品《中国新工人:女工传记》即将出版,敬请期待。

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

作者:吕途

劳动者和文化是常用的语言,但仔细想想未必能把握词义。 特别是词汇的内涵经常随着时代的变迁而变化。 新工人文化这个短语随着中国约3亿打工群体的诞生和衍生化而出现,随着打工群体在生存中挣扎、在快速发展中创造,对打工群体的出路和中国社会的未来具有重要意义。 新工人是指与员工住在城市,户籍在农村的打工群体,与打工者是同一部分的人,但从精神上讲不同。 很多媒体都用农民工来指代我说的新工人和兼职人员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根据国家统计局2009年4月28日发布的《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》[1]的数据,全国农民工人数为27747万人。 这是数量庞大的集团,是做出了巨大贡献的集团。 这近3亿人的兼职工作中,有8600万人从事制造业,我们穿的、用的都是他/她们做的。 500万人从事建筑业,我们住的房子、走的道路、铁路都是他们建设的; 2000万人从事家政人员[2]。 她们照顾别人的孩子,别人的老人,但见不到自己的亲人。 这是一个付出了巨大代价的群体[3] :根据去年的全国人口普查数据,全国农村留守儿童达6102.55万人,农村流动儿童3581万人,在农村见不到父母,在城市无法享受公平的教育权利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新工人是需求意义上的概念。 在中国,“劳动者”一词具有历史烙印,一提到劳动者就让人联想到过去国有企业的劳动者,他/她们被赋予工厂和国家的主人地位,受到各种各样的社会保障和福利待遇。 在和工友谈话时,我问他/她们想怎么称呼自己时,有些人说想叫工人。 因为他/她们认为他/她们在做工人的工作。 工人此时赋予工人这个词的首要含义是员工的意思,不包括社会地位的意思,但我推测工人对这个词的喜好一定和曾经赋予的社会地位有关。 从改革开放到现在,过去的劳动者已经消失,新出现的是被当做廉价劳动力的劳动者,在当前中国社会基于改革开放30年经济的快速发展开始追求社会公平和社会和谐的情况下,必须重视这2亿7千万打工群体的需求 过去30年是打工集团在人数上形成的过程,未来几十年是这个集团谋求社会进步和集团地位的过程,代表这个集团需求和快速发展方向的词语可能就是新劳动者。 随着新工人这个词的产生,新穷人、新农人等其他新词也随之产生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《中国新工人:迷失与崛起》和《中国新工人:文化与命运》的出版,使新工人一词成为探讨新时期打工群体的一个手指。 我之所以选择新工人这个称呼,首先是:

首先,它是与劳动拷贝相关的身份,用于区分国有企业的老工人。 狭义上说,新工人是指工作和生活在城市,户籍在农村的打工群体。 第二,劳动者和打工这个词还是有很大的不同。 劳动者一词在历史上也被赋予了一定的主体性含义。 它代表着主人翁的社会地位,但‘ 兼职工作不断增加,意味着自己是受雇的工人。 第三,新工人是我们的需求之一,不仅包含着我们对工人和所有工人的社会、经济、政治地位的追求,也包含着渴望创造新工人阶级和新社会文化的冲动。 这个需求的本质是不要成为被资本雇佣的劳动者。 那么,什么样的劳动和劳动者是我们的方向和追求呢? 这需要在前进中探索和实践。 这正是新工人文化实践的内涵。 第四,我不用农民工是因为这句话有歧视的意思。另外,一个身体通常不是工人也不是农民,而是季节工除外; 在出方和待遇方面,如果沿用农民工一词,就会有对招后即来、离后即走的制度安排的认同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首先需要理解文化的定义。 我们保守地选择了威廉姆斯对文化的定义[4] :文化是整体的生活习惯。 日常的、个人的、社会的、只有生活在那个时代和那个地方的人才能体验的文案中,有表现或制约生产组织、家庭结构、社会关系的制度结构、社会成员以交流的独特形式[5],最关键的是这些要素之间的相互作用; 文化是人的文化,是人对此时生活在这里的整个生活习惯的体验。 因此,这种感觉的结构是一个时期的文化[6]。 它确实很难触及,但它很细但影响很大,它是一种感觉,但它能决定个人和社会的选择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我们倾向于选择汤普森的文化定义。 文化是一种整体的斗争方法[7]。 我们正处于资本全面胜利和资本霸权的时代,资本与人/劳动者的对立是我们所处世界的首要矛盾之一,所以我们生活的世界也是文化的战场。

我们知道上述定义看起来抽象而庞杂。 让我们用新工人的生活现实来解释文化的定义。 农民工在一家工厂工作,不分昼夜,收入很低,挣的钱不够在当地买房子,结婚生孩子后不能留在身边。 这些日常生活现实是生产关系和社会制度(资本剥削劳动)、家庭结构(家庭不能团聚、城乡分裂)、农民工权益受到侵害时没有完整的保护劳动者、农民工职场交流和社交的结构性因素的结果 农民工在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,思想非常迷茫、痛苦、绝望,或者选择逃避与麻木,或者选择了救急、只追求利益的成功学和传销,这个时代的躁动、不安、断裂等感觉只有靠自己的经历 只有理解了感觉的结构(躁动、不安、绝望是感觉,但这些感觉不是从无到有的),才能理解文化是日常的)工厂工作时,上厕所需要拿离岗证; 工人之间本来就没有什么信息表达,间歇低头看手机),文化就是社会性的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为了更清楚地理解什么是文化,我们还可以分解地思考文化的主体、文化的本质、文化现象、文化的表现和文化的目的。 的主体是指因人而异的文化主体,如劳动者文化和资本家文化是不同主体的文化。 但是,虽然是劳动者,但并不一定具备主体性。 如果一个工人想当老板,那工人拥有的不是工人文化而是资本文化。 这其实是当今社会的普遍现象。 也就是说,劳动者内在化了资本文化,失去了主体性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文化的本质[8]是指一个身体和一个社会的价值观、思想和道德,这些是看不见、摸不着的东西,但总是左右和影响着我们。 看起来像空气体中的氧气,也像溶解在海水中的盐分。

文化现象是我们现实生活的全部。 衣食住行,一言一句,包括所有物质创造,文化产品。

文化表达就是人们常说的文艺,如诗、小说、戏剧、歌曲等。

文化的目的是指人类为了满足需求而使用的人为工具,如果某个需求能被我们生物才能的生物功能满足,我们在满足这个需求的时候就不需要加入人为的工具,换句话说,就不需要再拥有文化了。 虽然这个定义还有点抽象,但我试着说明工厂文化有控制工人、提高效率、泯灭人性的明确目的。 为了实现这一点,有流水线的生产方法、分层管理、加班制度、打破社会交流空期间、不让劳动者有自由时间等许多具体的方法/工具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文化主体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。 文化创造需要主体。 如果新的劳动者主体还没有形成,就不能说是文化创造。 主体的形成需要一个过程。 2008年,当金融危机威胁到成千上万的外出务工人员的城市就业时,似乎没有人怀疑这些外出务工人员的归宿是农村,但最后暂时回到家乡的外出务工人员再次回到城市。 年,我们发现很多工人主动放弃社会保障。 因为我觉得迟早回老家,去社保是浪费钱。 不到十年,这几年,很多公司兼职为了补充社会保障而进行维权。 这样,外出务工者认识到自己的劳动者身份和劳动者的待遇,几代人经过近30年的时间,打工1年、打工10年可能还认识不到自己是劳动者。 但是,打工20年后,不能不考虑自己到底是谁。 在这里,并不是说打工20年后就只能固定自己的身份,而是无论自己想成为什么,都必须首先考虑自己是什么,为了得到在这个身份上的合理待遇而努力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文化创造的前提是一边面对自己,一边认识自己是谁。 苏浩民是《中国新工人:文化与命运》中讲述的故事的主人公。 浩民1984年出生于湖南农村,初中毕业,经历了许多坎坷; 母亲自杀、对传销的诈骗、父亲交通事故死亡; 改变了很多工作; 和她交往很痛苦,打工的亲戚和室友很堕落,等等。 浩民在痛苦中挣扎,在沉浮中抓住的想法是,安心学习技术,成为自食其力的模具工人。 不做坏人; 平时很普通,但要得到普通人的尊重,需要自信… … 。 浩民可能还没有找到路,但他作为普通人的精神文化状态是社会积极文化产生的基础和前提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文化批判是积极文化产生的动力和过程。 文化批判一定要关系到普通劳动者的日常生产和生活,让劳动者能够理解和理解。 劳动者要将自己的日常生活和工作与个人幸福、集体出路、社会进步和快速发展相联系,只有建立这种联系,个人和社会才有出路。 目前,资本文化对社会和个人的冲击非常大,破坏性的深度和广度空前,破坏速度很快。 那么,反抗资本对人的统治和迫害的可能性在哪里呢? 人本身也有。 资本要盈利就必须人性化,人类作为人,就应该被剥夺人性而感到痛苦,感受痛苦的能力就是人类的希望。 如果一个身体想确立主体性建设健康的社会,首先必须为成为精神健康的人而努力。 要实现精神健康,绝对不能通过去看精神病医生来实现,只能在现实生活中实现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新工人文化的建设不是语言,而是创造出来的。 一个身体的文化本质是什么? 不是他/她说自己是谁,不是她/他说自己想做什么,不是真的在做什么,而是做了什么样的人。 我们的社会正处于转型期,新中国70年的国史,我们土地辽阔、人口众多的祖国经历了人类历史上的两大奇迹。 头30年,我们是世界上人口最多的社会主义国家。 后三四十年,我们在世界市场经济下的世界工厂,创造了世界上最大规模的移民工人。 基于这样的历史前提,我们怎么想? 对雇佣劳动关系的思考,必须在新的劳动者文化实践中思考和创新新的劳动关系。 既不是国家体制中由上而下保障的劳动者,也不是市场经济中雇佣的劳动力,而是社会公司、合作社模式下的、自下而上管理模式下的、平等互助型劳动关系下的劳动者。 从城乡关系和农民工的走向来看,新的劳动者文化不仅仅是农民工的走向,如果是劳动者的走向和社会的走向——无法居住的城市、无法返回的乡村——对农民工来说是不自然的情况,则出口必须相反。 可以居住的城市,可以回去的乡村,这要求我们建设城市和乡村,这是赋予新工人的使命。 其实,城市的现状并不乐观,不一定是适合生存、快速发展、幸福生活的乐园,所以即使继续呆在城市里也要改造城市。 农村的现状更不乐观,如果不尽快改变,对生态环境、食品安全、社会稳定等都是巨大的威胁,因此,无论是在城市还是乡村,都要求新的劳动者群体树立主体性和劳动价值观,开拓和谐互助的社会经济模式 现在,我们一点一点地看到了新工人群体中一点积极的创造。 在农民工居住区,我们来稍微看看公益机构在社会组织和经济组织中的文化实践。 例如,建设对农民工友好的工人合作公寓、工人图书室和活动室、儿童活动室和辅导班、家长教室、女工合作社等; 还看到了一些返乡青年的实践活动,如生态农场、乡村图书室、农村淘宝店、农民专业生产合作社的创办等。 虽然这些行动还不是社会主流,但它给新的劳动者群体带来了微薄的希望,让他们觉得,即使一时改变不了自己的状况和社会的大环境,也可能为下一代创造一个健康的社会。 所有的兼职工作都希望我们的下一代不要像我们一样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参考文献

[1]国家统计局发布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,news.xinhuanet/politics//-04/28/c _ 128940738

[2]中国家政服务公司约50万家员工达2000万人,为news.China//-02/28/content _ 34912979

[3]全国妇联发布了《中国农村留守儿童、城乡流动儿童状况研究报告》,新闻网,ce/xwzx/gnsz/gdxw/05/10/t0510 _ 24368366.shtml

[4]罗钢刘象愚主编:《文化研究读本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0年1月第1版,年1月第2次印刷,第7页。

[5]威廉姆斯:文化解体,罗钢刘象愚主编:《文化研究读本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0年1月第一版,年1月第二次印刷,128页。

[6]威廉姆斯:文化解体,罗钢刘象愚主编:《文化研究读本》,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,2000年1月第一版,年1月第二次印刷,第134页。

[7]爱德华和米德顿; 汤普森在《新左派评论》中连续发表了两篇长文,批评威廉斯过分强调文化在社会中的作用,抛弃了斗争、权利、意识形态、唯物主义等重要观念,违背了历史唯物主义的大体。 他对威廉斯提出的文化的定义‘ 文化是一种整体的生活习惯‘ 文化是一种整体的斗争方法。 倪伟,《漫长的革命》和我们的‘ 感受结构,登载Guan cha/Niwei/_ 02 _ 03 _ 124927.shtml,访问日期:年4月8日。

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[8]刘永佘:《经济文化论》中国经济出版社1998年,第4页是这样定义文化的。 它包括价值观、思想和道德三个环节或组成部分。

[9]费孝通:《乡土中国生育制度》,北京大学出版社,1998年5月,第109页。

本文:《“吕途:中国新工人的文化力量”

免责声明:凤凰湟盘网免费收录各个行业的优秀中文网站,提供网站分类目录检索与关键字搜索等服务,本篇文章是在网络上转载的,本站不为其真实性负责,只为传播网络信息为目的,非商业用途,如有异议请及时联系btr2031@163.com,本站将予以删除。